公司新闻
联系人:俞经理
电话:025-85581709
手机:13809042500

扫描二维码
关注科进公众号
集采政策下的市场格局 —— 骨密度仪厂家与经销商的机遇与挑战
作者:科进 浏览:1565 发布时间:2025/8/26 14:23:51随着我国医疗器械集中带量采购(简称“集采”)的不断推进,医疗设备市场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骨密度仪作为老年健康管理、骨质疏松筛查的重要设备,也逐渐进入省级和区域性集中采购清单。在集采背景下,厂家与经销商的合作模式、市场策略均面临调整。
一、政策背景:集采进入医疗设备领域
集采覆盖范围扩大
从最初的药品、高值耗材,逐步延伸到部分常规医疗设备;
多地已开展包括彩超、检验设备、影像设备在内的区域性集中采购。
政策导向明确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开展的意见》(国办发〔2021〕2号)提出,逐步扩大集中带量采购的品类范围;
《“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规划》强调设备采购与区域资源共享,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
骨密度检测的政策需求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四版)》均提出加强骨质疏松防治;
各省市老年人健康体检、基层慢病管理项目中,对骨密度检测设备的需求持续增长。
二、集采对骨密度仪厂家的影响
价格竞争加剧
集采模式下“以量换价”,厂家需要在产品性能、服务质量与成本控制之间找到平衡;
低端产品价格空间被压缩,较为高端的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DXA)凭借临床价值仍具竞争力。
产品合规与准入门槛提高
必须具备国家药监局(NMPA)注册证;
技术参数需符合《骨密度测定设备临床应用指南》等行业标准;
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ISO13485)。
厂商直采趋势增强
部分集采项目由医院或医联体直接与厂家签订合同,经销商环节被弱化;
厂家需提升直销能力,同时加强售后服务与培训保障。
三、经销商的角色转型
从销售向服务延伸
集采压缩了传统经销环节的利润空间,经销商需转向 服务型角色,如安装、培训、售后、质控。
区域市场与关系维护
在地级市、县域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经销商仍具有渠道与客户资源优势;
经销商可通过与厂家协同,为医疗机构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增值服务拓展
提供院内培训、质控管理、数据对接等增值服务;
参与地方政府采购项目申报与执行,增强竞争壁垒。
四、市场机遇与应对策略
厂家策略
研发差异化产品(如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便携式超声骨密度仪,满足不同层级需求);
通过数字化平台提升附加值;
积极参与省级和跨区域的招投标,提高市场准入率。
经销商策略
深耕区域市场,强化与基层医疗机构的长期合作;
转型为“综合服务提供商”,将设备销售与售后、数据管理、科研支持绑定;
与厂家建立战略合作,争取在服务环节分润。
五、展望
在国家集采政策常态化的大趋势下,骨密度仪市场将逐步走向 高质量、透明化、规模化。厂家需要以产品力和服务力取胜,经销商则需从单一销售转型为综合解决方案的提供者。
未来,厂家+经销商的深度协作,将在骨质疏松防治和老龄化社会的健康需求中,形成新的市场竞争格局。
集采政策对骨密度仪市场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厂家要注重合规、研发与直销能力,经销商则需转型服务化、区域化。两者合作共赢,才能在政策驱动和市场需求增长的背景下,实现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