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联系人:孙经理

电话:025-85581709

手机:13809042500

服务号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关注科进公众号

综合新闻

所在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 综合新闻

关于中风 你走进误区了吗?

作者:互联网    浏览:132    发布时间:2015/11/30 9:41:33

  具备“五高”特点的脑中风,大部分人听到都会表示无奈,无论平凡的老百姓,还是家喻户晓的名人,都可能会被脑中风光顾,并且一旦患病死亡率极其高。关于中风,相信不少人都有不少的疑问。11月25日,广州日报名医大讲堂再次走进广东一医院,以早防早治,莫让小中风惹大麻烦为主题,邀请该院副院长、神经病学专家洪铭范教授为大家讲解如何科学预防脑中风,并为在场听众答疑解惑。

据洪教授介绍,脑中风具备五高的特点,即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额诊治费用。近年,中风已成为人类第一位死因,尽快筛查和干预脑中风已刻不容缓。但多数人对于中风的防治仍存在不少误区。

误区1 吃什么药防中风看广告问邻居?

  如今很多病人认为去医院排队检查太麻烦,又不希望自己中风,于是盲目听信各种广告、邻居推荐的药物来预防中风。对此,洪教授提醒说,脑中风的危险因素很多,包括年龄、性别、种族、遗传、高血压、吸烟、糖尿病、血脂异常、心房颤动、其他心脏病、无症状颈动脉狭窄、膳食习惯和营养障碍、缺少体力活动、肥胖和体脂分布异常、饮酒过量、睡眠呼吸障碍、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

  不同的人可能存在不同的危险因素,所以,从预防层面来说,正确的做法是先找出可能潜在的危险因素。洪教授建议,如做血管造影检查;有中风家族史人群,发病的概率高5%~10%,应及时接受遗传咨询,评估中风风险;高危人群除了了解心脑血管有无异常、监测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外,还应考虑进行颅内外血管评估。

  脑中风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洪教授说,通过定期检查,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危险因素,有针对性地对危险因素进行控制,而不应盲目看广告或问邻居亲友荐药吃,因为每个人的情况可能不一样,对他人有效的药不一定适合你自己。

  误区2 每天吃药不如年底通血管?

  近年来,一到季节交替温差变大、心脑血管病高发的时节,就有中老年人到医院找医生给输液通血管,希望以此预防心梗或脑中风。也有一些有过中风病史的患者嫌吃药麻烦,认为定期输液通血管预防中风更方便省事。

  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洪教指出,预防中风是一场持久战,定期输液通血管只是一种突击行为。脑中风发生的主要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俗称胆固醇)在动脉血管内壁慢慢沉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使血管变窄、最终使血管闭塞,甚至可脱落形成栓子阻塞血管。这些斑块好比不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破裂导致中风。而要拆除这些不定时炸弹,就需要控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此外,像高血压、糖尿病等中风的危险因素也要长期干预、控制。因此,预防中风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不是定期通血管就可以做得到的。

  而讲到防治中风,可选择的药物很多,并非药物费用越贵、疗效越好,适合病情的药物才是好药。洪教授举例说,比如拜阿司匹林,一颗才几毛钱,一天服一颗,也能降低中风的发生。

  不过,南京科进温馨提醒,防治中风的药物也不可吃吃停停。有调查发现,中风病人在出院后如果坚持服药不到9个月的话,病人1年的死亡率会大增。而死亡率增加幅度跟服药时间是高度相关的,依从性越好,防治中风的效果更好。

 

 

 

 

 

 

 

相关标签:经颅多普勒厂家

 

上一篇:“跑马”你不得不知道的技巧

 

下一篇:认识心衰,规范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