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介绍
联系人:俞经理
电话:025-85581709
手机:13809042500

扫描二维码
关注科进公众号
动脉硬化检测在慢病管理中的作用
作者:科进 浏览:1671 发布时间:2025/8/19 10:35:08慢性病是影响人群健康的重要问题。高血压、高血脂等常见慢病,都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动脉硬化检测能帮助医生和受检者及时发现血管问题,在慢病管理中发挥关键作用。
动脉硬化检测的基本原理
常见检测指标
动脉硬化检测仪常用的两个指标是ABI(踝臂指数)和PWV(脉搏波传导速度)。
ABI 通过比较踝部和上臂的血压比值,反映血管是否狭窄。
PWV 通过测量脉搏波在动脉中的传导速度,反映血管弹性。
检测方法
检测过程简单,无创伤。受检者只需平躺,仪器通过袖带和传感器采集信号,几分钟即可得到结果。
动脉硬化检测与高血压管理
高血压受检者长期血压升高,容易导致动脉壁僵硬。
ABI偏低提示下肢血管狭窄。
PWV升高说明血管弹性下降。
通过定期检测,可以评估降压发现是否有效,帮助医生调整用药方案。
动脉硬化检测与糖尿病风险管理
糖尿病受检者常见并发症是血管病变。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检测能提前发现风险。
ABI可以发现糖尿病足的早期信号。
PWV帮助判断大血管受损程度。
医生可根据检测结果,指导受检者改善血糖管理,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动脉硬化检测与血脂管理
血脂异常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通过检测血管弹性,可以了解动脉是否受到损伤。
PWV数值升高时,说明血管硬化加重。
结合血脂水平,医生能更清楚地判断心脑血管健康风险风险。
社区慢病管理中的应用
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动脉硬化检测已成为慢病随访的重要手段。
操作简便,适合基层推广。
检测数据可纳入居民健康档案,便于长期跟踪。
高危人群通过筛查,能尽早发现问题,减少严重事件发生。
政策文件的支持
国家卫健委在《中国心血管病防治指南》和《高血压防治指南》中提出,要加强心血管风险评估。
动脉硬化检测是其中的重要工具。政策鼓励在慢病管理中应用无创检测技术,提高早期发现率,降低心脑血管健康风险负担。
医疗机构的实践案例
以科进品牌动脉硬化检测仪为例,设备可以同时输出ABI和PWV结果。医生结合血压、血糖、血脂数据,建立完整的慢病管理方案。体检中心和社区医院通过此类设备,实现对高危人群的动态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