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栏目导航:

电极数量对人体成分分析仪的影响

人体成分分析仪大多采用 生物电阻抗分析法(Bioelectrical Impedance Analysis, BIA),即通过向人体传递微弱的交流电流,测量电流在不同组织(脂肪、肌肉、水分)中的阻抗差异,从而估算身体成分。

在这一过程中,接触电极数量 是影响检测精度的重要因素。

一、常见电极配置方式

双电极(手—手、脚—脚)

常见于便携式、家用体脂秤。

电流仅在上肢或下肢流通,主要反映局部阻抗。

四电极(手—脚)

电流路径覆盖上肢与下肢,可推算整体身体成分。

精度较双电极高,但仍为整体估算,难以分段。

八电极(双手+双脚)

主流专业级设备配置。

通过多点接触,可分别测量 双上肢、双下肢、躯干 阻抗,实现分段分析。

更多电极/贴片式电极

用于科研或临床高级检测,甚至结合多频测量,可实现更高分辨率的组织分析。

二、电极数量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精确度

电极越多,采集到的阻抗通路越多,对身体不同部位的覆盖更系统。

八电极设备可减少单一部位差异对整体结果的影响。

分段分析能力

双电极、四电极设备通常只能估算全身数据。

八电极设备可以提供分段数据,如单侧上肢或下肢的肌肉量,更适合康复或运动医学应用。

个体差异适应性

少电极模式下,体型差异(如身高、四肢比例、肥胖分布)对结果影响较大。

多电极可采集更多路径数据,减少对算法模型的依赖,更好地适应不同人群。

使用便捷性与成本

电极数量越多,设备结构更复杂,成本更高,操作要求也更高。

家用设备往往采用双电极以降低成本和操作难度,而医疗或科研场景更偏向多电极设备。

三、应用场景差异

家用及健身场所:双电极或四电极即可满足日常体脂率、体重管理需求。

医疗与康复:八电极更常见,因其分段分析能力可辅助临床评估。

科研领域:部分研究采用贴片式多电极阵列,结合多频测量,追踪更精细的组织差异。

接触电极数量直接影响人体成分分析仪的测量精度和适用范围:

双/四电极:适合家庭、健身管理,成本低、便捷,但只能进行整体估算。

八电极:适合医疗、康复和专业健康管理,可分段测量,结果更精细。

更多电极:主要用于科研和高端临床场景。

因此,在设备选择时,应根据使用场景(家庭健康管理 vs 医疗康复)来权衡电极数量与应用需求。


上一条:经销商向厂家采购心率变异分析仪的流程 下一条:人体成分分析仪报告工作站应用场景
分类导航
联系我们 More +
售前电话:13809042500
售后电话:025-83692568
地址:南京市栖霞区科创路1号金港科创园综合楼11楼